如此看来,孩子好像跟大家成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类,大家的行为是在用能力,而儿童的行为是进步和创造自己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大家成人需要像崇敬大自然那样崇敬儿童,这并不等于说大家要把儿童作为上帝那样去敬仰,而是要像科学家对待他们的研究对象那样给予尊重和察看知道。儿童是一个有思想有感受并且需要表达我们的动物,需要大家成人无私地关怀他们,并帮助他们成长。这个关怀的一部分就是要掌握倾听儿童。
第一大家要知道儿童的诉说是哪种。
在以往的教育观念中,成人是不给儿童诉说机会的,而且大家觉得诉说就是讲述。但儿童的诉说却是多种多样的,他们用纠缠成人来诉说失去了安全感;用发脾气诉说自己被干涉的烦恼;用不停地索要物质诉说自己精神的空虚;用尿床和夜惊来诉说自己承受了过多的重压。假如大家成人不会这类孩子的诉说形式,就没办法倾听孩子。成人是需要被倾听的,孩子则更需要被倾听。有人说,没什么比让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闭嘴更难的事,由于这正是孩子语言进步的重点期。而孩子说话时需要有对象的反应,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成人给孩子以进步的配合,来使孩子发现他的诉说对象的反应与他的表达之间的关系。
第二,在孩子小时候时,需要与成人推荐他们的心灵。
假如成人不可以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与儿童推荐,就会感觉他们那些心灵的告白看上去唠叨和幼稚可笑,非常难使成人集中精力坚持去听完他们的讲话。大部分状况下作为听众的成人会想方法打断孩子的诉说或转移话题。《窗边小豆豆》之所以感动了那样多人,就是教育者对儿童的那份理解和尊重。在那本书里,小豆豆在老校长的倾听下,居然连续讲了4个小时。那次成功的倾听,让小豆豆感到自己生平首次遇见了真的喜欢我们的人。在这之前,小豆豆虽说性格开朗,但她一直隐约地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,仿佛她和别的孩子是不同的。而在得到老校长真的的倾听之后,她感觉很安心,很温暖,心情好极了,她甚至在心里幻想能和这个人永远在一块就好了。
被倾听的成效之所以这么好,是由于无论是以前,还是这将来,没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。而且,在那样长的时间里,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打哈欠,一次也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。他也像小豆豆那样,把身体向前探出来,专注地听着。这个经典的例子,是孩子需要被倾听的最好的证明。